文脉焕“新”声・非遗筑“新”力——杭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百荟联学”暨拱墅区北新艺匠·同心荟启用仪式
文脉焕“新”声,非遗筑“新”力。8月28日,杭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百荟联学”主题活动在拱墅区大关街道举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盛春霞,拱墅区委常委、统战部长余荣升,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哈军礼等出席活动。龙泉市委统战部,区文广旅体局,区文商旅集团分管领导,各街道宣统委员,拱墅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共80余人参加。
本次活动汇聚非遗传承人、行业精英、网络达人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围绕传统非遗文化与新阶层创新活力深度融合开展深入交流,以非遗为媒、创新为魂,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新智慧、凝聚新力量。
新坐标启用,同心聚力
拱墅区委统战部深入挖掘辖区内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新探索“统战引领、非遗赋能、双向融合”的发展路径,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了“统战+非遗+公益”的融合性平台,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动能,“北新艺匠·同心荟”应势而生。
活动现场,拱墅区举行了“北新艺匠·同心荟”启用仪式,并发布了小邻同心公益专项基金以及与龙泉市新联会的一系列共建合作,通过公益基金、产业联盟、非遗传承,将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相结合,形成“文化变现—反哺传承”的良性循环。
拱墅区将以“北新艺匠·同心荟”启用为新契机,充分运用“数智同心荟”平台,构建多元化网络统战平台矩阵,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同心共富、同心善治、同心公益三大主题活动,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走得进、坐得下、还想来”的新坐标。
新阶层共话,创新赋能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凭借他们丰富的跨界资源、创新思维和社会影响力,正逐渐成为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转化”的中坚力量。
由拱墅区打造的全国首档围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系列访谈直播节目《新阶层·新主张》第二十期,聚焦“非遗创新实践”与“新阶层赋能”双主线,邀请区新阶层代表知名作家南派三叔、浙江歌舞剧院声乐团副团长王靖、世界遗产保护杭州研究中心研究院施剑、大关分会会长温芳群等嘉宾,围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如何赋能非遗传承”“跨界资源如何助力文化焕新”等核心议题展开,着力做好“统战+非遗”文章,让非遗在传承创新中焕发生机。
本期《新阶层·新主张》活动也是杭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百荟联学”系列活动,现场还利用数智同心荟平台创新设置了与桐庐“百匠·同心荟、建德“非遗·同心荟”等主理人云端相聚,分享了其在“统战+非遗”创新实践中的经验。
特邀新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专家徐亦嘏、陈海波通过跨界联动与云端对话,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非遗传承、文化赋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点评。此次直播访谈共吸引19.5万网友观看和参与,不仅生动展现了新的阶层人士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为,更通过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赓续中华文脉、展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建设力”探索了“新”路径,贡献了“新”智慧。
新体验融合,传承破圈
值得关注的是,“同心艺述”音乐节目演出、龙泉青瓷制作展演与龙泉特产市集三大特色活动同步开启,共同构筑起一场多彩纷呈的“同心共富”文化盛宴。
依托拱墅区新联会与龙泉市新联会的平台优势,双方将合力谱写山海协作、同心共富的“新”篇章。为持续深化合作发展,此次活动从产业协同、文化传播、人才共育、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推进两地务实合作、协同发展。
本次“文脉焕‘新’声·非遗筑‘新’力”活动既是杭州市数智同心荟利用多方资源开展“百荟联学”的一次创新探索,也是拱墅区扎实推进新阶层统战工作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随着拱墅区“一街一品”各具特色的同心荟阵地的建设投用和“新阶层·新主张”机制的创新深化,拱墅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将在非遗传承、创新创业、同心共富等方面持续发挥“新”力,表达“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