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颜值经济”,发动“美丽攻势”

原创 区融媒体中心、区商务局、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投促局、区国投集团、长庆街道、潮鸣街道
浏览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不断升级,医美产业有力拉动了消费市场的增长。


拱墅区3.png


抢滩“颜值经济”,发动“美丽攻势”,近三年,我区医美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一组组数据勾勒出清晰的上升曲线:2023年全区医美企业营收超38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2024年全区医美企业营收45.5亿元,同比增长约20%;2025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医美产业关联企业22家,医美产业关联企业220家,医美企业营收27.28亿元,同比增长21%。


节约粮食光盘行动实景公众号首图(2).png

在规范与创新的双轮驱动下,我区围绕一个“美”字抢占风口,新产业势不可挡,“美丽经济”活力十足。


拱墅区.png


“一条链”的美丽聚变


在拱墅医美产业发展“成绩单”上,年均超20%的增速背后,是一条从生产销售到专业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搭建成型。


48441680650125393.png


生产销售端,欣可丽、静博士、惠耳、新亚等头部企业持续创新引领;专业服务端,瑞丽、维多利亚、艺星、杭州整形医院、米兰柏羽、时光、明视康等120余家高知名度专业机构星罗棋布,其中50家被省整形美容协会评为星级医疗美容机构。


杭州整形医院.png


辖区内邵逸夫医院、省人民医院、省新华医院等众多三甲医院开设医疗美容科,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全省唯一的三级整形美容专科医院杭州整形医院,瑞丽和维多利亚两家中国整形美容协会5A级单位,更成为行业品质标杆。


维多利亚.png


头部企业的形成,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我区加大招引培育力度,不断推动医美产业集聚升级。”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政策上,我区将医美企业纳入生命健康产业支持政策范围,提供培育壮大的政策支撑。同时,通过召开全区医美产业健康发展大会,借助省市行业协会平台多场合推介等形式,打响拱墅“美丽经济”品牌。此外,全省首创设立医美产业基金,包括凤栖谷医疗产业基金等,聚焦研发孵化、投产落地等项目,政产学研协同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一盘棋”的系统谋划


在凤栖谷庆春之心生命健康产业园里,英特医药健康·综合旗舰体一开业便客流不断。其创新打造了“药房+门诊+医美”一站式场景——作为浙江首家无陈列式药房,DTP药房配套门诊部,构建了“患+医+药”的数字化服务模式;苼苼医美等机构则提供了专业医美服务,让群众便捷享受多元健康服务。


英特药业.png


而在以“科创+人才”推动赛道升级的凤栖谷华章生命健康产业园(医美科创谷),正聚焦港理工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拟引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团队,为产业注入创新动能。


一个个园区的蓬勃发展,折射出拱墅对医美产业布局的超前谋划和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


为了夯实医美产业发展基石,我区成立区级医美产业发展工作组,制定《拱墅区促进医美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每年明确任务清单,推动各部门协同发力。


体系建设方面,融入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出台了《拱墅区医美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6年)》,积极构建“两带、四组团”区域医美产业布局,依托华东医药、阿斯利康等生命健康产业园、凤栖谷系列园区等统筹联动发展,已引进铂而斐、跨维生物、丝瀚生物科技等项目。


华东医药.png


改革举措更添发展活力,我区将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与医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提前介入指导、数据信息共享、流程互联互通提升涉企服务监管效率。2024年,医美产业服务“一类事”先后入选市特色改革和区县聚焦产业全链条服务“一类事”改革清单、全省第一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


“一张网”的精密织就


医美纠纷难断?企业规范发展遇难题?我区开出法治“新药方”。近日,全省首个医美风控法务指导中心正式挂牌成立,由区司法局、潮鸣街道联合杭州市整形美容行业协会、杭州市国立公证处、浙江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共同打造,为“美丽经济”筑牢“法治防火墙”。目前,已成功调解疑难纠纷23起,涉案金额超百万元。


为推动医美行业有序发展,我区从多方面抓产业规范。2023年,成立全省首个区级医疗美容专委会,制定医患纠纷防范机制、医美分级管理目录等11个行业质量管理规范,区内44家医美机构主动签署《行业自律倡议书》。还设立全省首个“维权保障基金”,提升企业合规经营主动性。


同时,依托辖区省市三甲医院资源,推动55家医美机构与省市综合医院结对,在双向转诊、人才培训等方面深化合作,畅通危急重症转诊通道,带动社会办医美机构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能力,实现“上下联动、资源互补”。


新亚医疗.png


在监管与服务上,我区推广医美预付式消费“安心付”,全区22家机构上线,数量全市第一。医美领域消费投诉同比降低10%,A型肉毒素线上溯源管理100%全覆盖。此外,实施《医美行业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将机构纳入“市监综合查一次”清单,按信用风险实施差异化监管,综合查一次实施率达93%;开展“清颜”专项执法,查处违法销售化妆品、使用未经注册医疗器械等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未来,我区将持续深化医美产业发展布局,以凤栖谷产业园区、建国北路医美健康街区等集聚区为基础,强化医美产业生态链建设,发挥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加速项目裂变扩容,吸引更多医美及关联企业投资落地。


图片


同时联动港理大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数智医美研究中心、华东合成生物研究院等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打造科技医美项目聚落空间。围绕“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目标,重点挖掘生物医药与医美材料交叉领域人才项目,加强上游研发与中游平台经济项目招引。


规范方面,将加大行业乱象整治与违法打击力度,保障群众健康权益。充分发挥医疗美容专委会引领作用,培育技术优、服务佳的特色标杆机构,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