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遇到技术难题?两位“大咖”出手搞定!
近日,2025年浙江省派“科技副总”人选正式公布,拱墅区2人入选。他们分别是来自浙江大学的俞计成,派驻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以及来自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胡海强,派驻中建材智能自动化研究院有限公司。这两位“科技副总”在各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将为派驻企业带来技术革新与发展突破。
他们攻克了哪些技术难关?
带来了哪些突破?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俞计成】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科技副总”
深耕药物研发,助力企业创新
俞计成是浙江大学药学院、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一名研究员,是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在药物精准递释系统、代谢性疾病治疗等研究方面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显著的创新研发能力。过去几年,俞计成和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开展紧密合作,开展了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治疗药物制剂的创新研究,共同组建了全省代谢疾病新药智创重点实验室。未来,依托“科技副总”活动,双方将继续围绕代谢病治疗进行新型药物制剂研发,预期开展新药物研发2个,预计实现经济效益超200万元。
02
【胡海强】
中建材智能自动化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副总”
专注数智制造,攻克生产难题
胡海强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正高级工程师,担任浙江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自动化学会智能工厂专委会主要负责人、浙江省科协山区海岛调出县(平阳)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领衔专家、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获浙江省卓越工程师、杭州市C类人才、中国自动化学会杰出自动化工程师。从事机电、装备与系统、数智制造方面科研工作20年,主持参加完成1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2025年4月,与中建材智能自动化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约成为科技副总,主要指导解决光伏玻璃深加工柔性智能生产系统难题技术服务;通过钢化前段均片控制、视觉监测、装备控制、物流自主导航与调度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制光伏玻璃数字化柔性生产系统,实现玻璃全过程智能定制生产、可视化、质量在线检测等协同管控;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促成科技成果转化。
今年来,拱墅区深入推进教科人一体化改革,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校企双聘”改革试点。围绕破解人才有序流动共享供需不顺畅问题,探索“编制在高校院所、贡献在企业”的校院企人才互聘,截至目前,开展排摸企业“科技副总”需求23家,已达成合作协议的企业17家,专家21人。
下一步,拱墅区将持续做好“科技副总”需求牵引和对接,充分发挥科技副总桥梁作用,打通校企创新链条,推动科技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为企业创新发展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拱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