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面对高温“烤”验,职业性中暑这样预防!
梅雨过后,天气完全开启“高烤”模式,持续高温让人下楼取个外卖都有中暑的风险,在高温下仍然坚守岗位的打工人就更容易被职业性中暑“击倒”。今天就让打工王者“小美”带大家来一场“高温大闯关”,一起掌握职业性中暑相关知识,做好预防与应对——
场景一:
注意看,这个打工人叫小美,今天是她顶着39℃高温出勤的第N天。在被热到灵魂出窍之前,小美迷迷糊糊地想到:中暑到底算不算职业病呀……
算!
划重点: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暑属于物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之一。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职业性中暑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类型一:体温高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随后出现“无汗”,可伴有皮肤灼热、面色潮红及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小心,热射病来敲你门了!
类型二:由于作业过程中出汗过度,发生肢体和腹壁肌肉的痉挛现象,呈对称性、短暂发作,若不及时处理,会进一步发展,甚至致残、致死——救命,是热痉挛!
类型三:由于过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昏厥等症状,起病迅速,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体温不高、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眩晕、晕厥——危险,是热衰竭!
场景二:
注意看,这个打工人叫小美,今天是她顶着39℃高温出勤的第N+1天。室内虽无日晒却也密不透风,热出内伤的小美想申请病假,但是被主管一句话怼了回来:你又不在户外作业,怎么可能中暑呢?
划重点:
职业性中暑可不只会发生在暴露在阳光直射下的户外场所,在有热源的车间和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场所(如货柜、铁皮棚、地下室、仓库等)中的工作者也是职业性中暑的高发人群。
预防胜于治疗,打工人在高温天气的防暑六件套,缺一不可——
水壶比亲妈还亲:每天带够两升水,小口慢饮多次喝;水里加点电解盐电解质,解暑超过冰可乐。
防晒从头遮到脚:遮阳帽+冰袖+宽松透气工服=移动遮阳棚。
工间休息要把握:每隔一小时到阴凉处缓口气,头晕手抖则立即停工。
防暑药品要备好: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打工人的救命药,一个也不能少。
定期体检不可少:在高温来临前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体检,高危人群(年老体弱、肥胖、患有慢性疾病人群)务必远离高温作业!
通风隔热也跟上:风扇摆位有玄机,朝外吹,对角摆;防晒网,白涂料,对着热浪say goodbye~
场景三:
注意看,这个打工人叫小美,今天是她顶着39℃高温出勤的第N+N天。一起工作的小伙伴已经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小美还在纠结要不要打120……
划重点:
如果身边有人出现中暑症状,务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一移:将患者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或空调室内;
二解:让患者平躺,解开其外衣,以促进呼吸和散热;
三降: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者头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或用温水擦拭全身,帮助降温;
四补:若患者意识清醒,可小口慢饮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五运:若患者症状严重乃至昏迷、抽搐,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期间,须持续为其降温,并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
职业性中暑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科学防护,就可以有效避免。在这个炎炎酷暑中,愿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平安健康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