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有意思 | 寻迹临清运河 感受漕运咽喉

运河之喉
作为巨型线性遗产的千里京杭大运河
单从形态上看
很像人的消化系统
位于运河中上区位的山东小城临清
刚好处于微微凸起的“喉结”位置

▲元代京杭大运河地图
事实也正是如此
《大清一统志》称这里是
“南北襟喉扼要之地”
大运河南入临清后的会通河段
因为山东丘陵的存在
成为了大运河的“水脊”
——高出其他段落30米左右
于是漕船过境成为了老大难的问题
明初(1415年)工部尚书宋礼
于最高处的汶上县主持修建了南旺大坝
并于沿线设置15处水闸节制水源
终于让这段运河形式上得以正常运转

▲南旺分水龙王庙旧照
即便如此大费周章
与杭州段等地动辄近百米宽的河道相比
宽度仅10米的会通河
还是显得有些狭促
加之过闸动辄数月的漫长等待
漕船如同卡在临清这处咽喉里面
显得十分紧要
一国之运
系此一脉
砖头的力量
临清即临近清河之意
也就是大运河的卫河段落
元代大运河截弯取直后
临清处于新开凿的会通河与卫河的交汇之处
人烟由是繁盛
明初漕粮废止海运后
这里成为了漕运北上的必经之地
朝廷于此设立转运仓
可存储漕粮300万石
占年漕运定额的四分之三
随漕粮一同北上的
还有临清本地所产的优质砖块
用于建造皇家的宫殿与陵寝
因土质适宜加之临近大运河交通便利
鼎盛时期
临清大小砖窑上百座
年产临清砖达百万之数

▲北京恭王府博物馆收藏的带铭文的临清贡砖
在化石能源、新能源未被大规模利用的古代
烧砖对薪柴的消耗是极大的
而森林资源又是极其缺乏的
烧制1000块砖就需要至少1马车木柴
如果我们翻阅百年前的老照片
北方大部分地方都是一种“光秃秃”的状态
临清砖的大量出产
大概也要仰仗由大运河南来的木材作为燃料

▲过去千年中国森林空间分布格局,可以看出,到近古时代华北平原的树就基本上被砍光了
这些砖也被用来建造临清城墙
明清时代
即使是南京、苏州、杭州这样的大城市
砖瓦的使用也是不多见的
明代志书《西湖游览志余》记载杭州
“板壁居多,砖垣特少”
临清砖城的出现
是出于确保城内漕运粮仓的安全需要
回归恬淡
朝廷对粮食、城砖的双重需要
以及临清所在的卫河、会通河、南运河
三河交汇处的绝佳商贸条件
让临清由县升格为州
仅有两三县辖区的临清州
行政级别与动辄管理十几个县的府无异
堪称是明清时代的经济特区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
曾有四次驻跸临清
在他眼中
临清是“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的存在
1901年漕运废止后
临清也回归宁静与恬淡
上世纪30年代
诗人臧克家从山东大学毕业后
于临清中学执教三年
创作了50多首诗歌
收录在《运河》为名的诗集里
在他的眼中
临清是一处远离都市喧嚣的小城
充满了世外桃源般的美好
治愈了这位处于迷惘状态的理想青年
临清时期是其生命中的黄金年代
也是创作中的重要阶段

▲臧克家年轻时照片
也许正是因为这份“失去热度”的幸运
临清古城依然保留了老底子的原汁原味
即便是作为世界遗产点的临清运河钞关
也从未经历过全盘商业化的大拆大建
不去争一时的热度
不去挣“快钱”
可能正是古城守护者“无为而有为”的大智慧
这些未经现代化洗礼
保留相当原真性的老街古建
往往更容易打动人
成为阅读城市肌理的一扇扇窗口




临清运河钞关
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下设五处分关,直控督理关税,清末(1901年)漕运停止后废除。明万历年间,临清钞关年征收船料和商税达到八万三千两,是同时期山东省折税银的十倍之多,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钞关现存两进院落,前院为公署办公区,后院为仓储区,南部住宅区现大部分成为民居,面积六千余平方米。

地点:临清市马市街104号
开放时间:8:30-18:00
鳌头矶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因其状如鳌头突出,旧闸、新闸分左右如鳌足,而广济桥尾其后故名。鳌头矶现尚存古建筑一组,周围楼阁环合,北殿3间,称“甘堂祠”,南楼3间,名“登瀛楼”,西殿3间,曰“吕祖堂”,东楼3间,谓“观音阁”。矶底方台书有“独占”二字。1992年,鳌头矶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点:临清市吉士口街170号
开放时间:8:00-17:00
竹竿巷
形成于明代,是旧时江北最大的竹货贩卖、加工地。竹竿巷西头紧邻大运河广济桥码头,江南大批毛竹、篙竹等竹货,在临清广济桥码头卸货,很多南方竹木商人、竹编工匠也随着上岸谋生,竹竿巷便由此而来。

开放时间:全天
锅市街
形成于明初,是临清中洲古城里的一条南北干道,长约460米。临清四方商贾,多于居民者十倍,大量的外来人口的入住,使得锅碗瓢勺等日常必需品需求量不断增加。所以,当时的临清就出现了专卖家什的市场,比如锅市、碗市等。卖锅的市场所在的街巷就叫锅市街。

开放时间:全天
马市街
旧时这里曾是府学官员、生员停放轿舆马匹的场所,为尊崇孔子,经过府学门前,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游人或来府学祭孔的,都会将马拴在此街,故名马市街。

开放时间:全天
舍利宝塔
重修于明末(1611年),宝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塔高60余米,塔身9层,周长39米。因位于紧邻临清古城的运河沿岸,高耸的宝塔成为明朝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的打卡地,“孤塔临河岸,峥嵘插碧天,帆影望中没,钟声幕后圆”等佳句至今被人们所吟诵。

地点:临清市卫运河北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30-17:00
宛园
位于城区西北隅,西依京杭运河,景区占地116亩,是一家“江南古建,水乡风格”的苏式文化景观园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地点:临清市大众路北首银河路西首交界处
开放时间:8:00-17:30
临清市博物馆
馆舍建筑面积4809平方米,展览面积约3500平方米,设有临清历史沿革展、碑刻展、红色革命历史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展厅。现有馆藏文物1412件(套),主要以瓷器、字画、钱币、铜器收藏为主。

地点:临清市温泉路中段文化中心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上午9:00-12:00,下午14:40-18:00
季羡林先生纪念馆
建筑面积3341平方米,分上下2层。第一层重点展示季羡林先生的生平事迹,配有100多幅图片资料和部分文字资料;第二层重点展示季羡林先生的收藏和学术研究,共分书籍展厅、手稿展厅、证书展厅、书房再现、研究中心、多媒体展示厅等6个部分。

地点:临清市温泉路中段文化中心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1:30,下午15:00-17:30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张自忠是出身于临清市唐园村抗日烈士。纪念馆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展厅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幕厅,陈列有毛泽东为张自忠题写的“尽忠报国”;第二部分为张自忠生平事迹展览,展有2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和部分文字资料;第三部分为张自忠纪念碑廊,共收入朱德、董必武等题词碑刻50余块;第四部分为张自忠故里碑亭。

地点:临清市温泉路中段文化中心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1:30,下午15: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