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拱墅“医教社组团化”心理服务正式启动
今天(7月8日)下午,“拱”护成长,“墅”育未来——拱墅区社会心理服务宣传月主题活动暨学校心育协同守护推进会在观成实验学校举行。活动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旨在深入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动医疗、教育、社区三方资源,构建预防-发现-干预全链条机制,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李斌,浙江省精神卫生工作办公室专家徐松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一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贾元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骆宏,中国教科院区域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吴建涛,杭州市教育局德育与体卫艺处副处长梁树波,杭州市卫健委疾控处副处长张丽娟,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亮,区卫健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胡卫波,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洪建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智慧,区教育局党委委员、专职总督学罗才军,区民政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张峰,共青团拱墅区委副书记鲁晶,区妇女联合会副主席王泉,区公安分局反恐大队大队长高志新,以及各街道代表、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负责人、心理服务机构代表等共同参与。
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亮致辞
卖鱼桥小学师生带来心理剧《照亮每一个我》
活动在卖鱼桥小学师生带来的心理剧《照亮每一个我》中拉开序幕,节目生动展现了读懂孩子、助力成长的共同目标。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亮在致辞中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系统介绍了拱墅区在夯实学校心育基础、提升五育并举效能、构建协同守护机制方面的扎实工作,包括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全覆盖、高水平师资配备、创新“一班双委”制度、保障充足休息与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他特别提到,拱墅区已起草多项协同育人工作方案,正全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同向发力的学生身心健康支持体系。
区卫健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胡卫波作为品牌发布人,正式发布了拱墅区健康心理IP形象和阳光驿站LOGO
首批由跨学校心育教师、社区心育专干、心理指导专家、家校沟通专家组成的“阳光导师”团正式亮相并接受聘任。
“校园阳光驿站”授牌仪式
“校园阳光驿站”授牌仪式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拱墅区正式发布了精心策划的“健康心理IP形象”和“阳光驿站LOGO”,这两个全新的视觉符号将成为传播健康心理理念、营造积极向上社会氛围的温暖标识。同时,为将学校心理辅导站升级为孩子们真正的心灵港湾,现场举行了“校园阳光驿站”授牌仪式。为织密协同守护网络,拱墅区创建了“青少年‘阳光导师’协同守护网格化工作机制”,首批由跨学校心育教师、社区心育专干、心理指导专家、家校沟通专家组成的“阳光导师”团正式亮相并接受聘任。
来自医疗、教育、社区和社会组织的专家代表围绕“医教社组团化服务模式”展开圆桌论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骆宏带来《多方聚力,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微课
扎根拱墅的“阳光驿站”模式也分享了成长故事。这一由区委政法委、区卫健局联合家校医社共同探索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致力于推广“去心理化”的健康文化,营造温暖空间。来自慧澜中学、长寿桥岳帅小学、天水幼儿园、上塘街道、拱墅区爱心理服务中心的代表讲述了各自“阳光驿站”的实践与成效。随后,来自医疗、教育、社区和社会组织的专家代表围绕“医教社组团化服务模式”展开圆桌论坛,深入探讨了打破壁垒、整合资源、紧密协作的必要性与创新路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骆宏则带来了主题为《协同守护:多方聚力,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专家微课,为活动增添了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
本次活动标志着拱墅区“医教社组团化服务模式”的正式启动。正如陈亮局长引用陶行知先生所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拱墅期待与社会各界携手,同心同行,以更强大的教育合力,为每一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每一朵花都能向阳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