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台交付,4台开工!以民生温度跑出幸福“加速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动员全街上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心,围绕拱墅区高质量发展“6+1”专项行动,持续破解发展瓶颈、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治理效能,推动东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2025年,东新街道决定在全街开展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营商环境样板地、幸福生活向往地、景美文润风貌地、和谐善治平安地、基层党建示范地“六个地”建设专项行动。为此,“东新发布”特推出【东风吹新“六个地”】专题,集中展现东新街道推动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民生福祉、文化风貌、社会治理、基层党建“六维并进”的精彩过程与成果。
近日,东新街道沁苑社区加装电梯迎来重要时刻:长兴公寓4幢1单元、长兴公寓8幢2单元、长兴公寓10幢3单元、六塘公寓17幢4台电梯同步破土动工。今年以来,沁苑社区已有9台加装电梯交付使用,助力居民便捷出行。除了本次同步开工的4台电梯外,目前社区还有3台加装电梯已进入流程,集中连片加装电梯项目正以民生温度跑出幸福“加速度”。
加装电梯工作看似是常规的民生工程,实则是邻里关系与政策执行力的综合“大考”。沁苑社区所辖的三塘沁园、长兴公寓、六塘公寓3个小区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岁月的流转,“上下楼难”渐渐成了小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道难题。
2020年,六塘公寓16幢率先完成加装电梯工程。“我膝盖不好,以前爬五楼要歇两次,现在按个按钮就到家,”居民陈阿姨笑着说,“上个月孙子来住,推着婴儿车进出电梯特别方便。”电梯“直上直下”的便利迅速成为小区热议话题,“装了电梯后,老年人出门再也不用犯愁了,”居民杨叔叔感慨道,“不少邻居看到我们的便利,也萌生了加装意愿。”渐渐地,加装电梯便从“个别需求”转变为“群体呼声”。2025年,社区完成的9台加装电梯全部由居民自发联名提交申请。
“太方便了,现在上楼又快又省力!”今年5月长兴公寓13幢加装电梯交付使用后,居民们欣喜不已,业主还专程为社区送上一副锦旗,以表谢意。
加装电梯最怕意见不统一,但只要用对了方法便可迎刃而解。面对一楼与高楼层的利益差异、费用分摊等矛盾,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推行“三员”工作法:党员带头当联络员,搭建“微信议事群+线下恳谈会”双平台,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将“每家每户的诉求”转化为“可落地的方案”;骨干化身为组织员,老党员带头“自家楼道先改”,以六塘公寓16幢为样板,用实景案例打消居民疑虑;专家坐镇做协调员,社区邀请加梯办工程师、律师组成“智囊团”,将技术规范翻译成“大白话”,通过“电梯科普课”详解采光补偿、费用分摊等焦点问题。
在长兴公寓加梯过程中,2楼住户曾颇有顾虑:“电梯井离墙体太近,会不会影响房屋结构?”“我们2楼也要出钱吗?”退休党员金师傅得知后,主动牵头成立“加梯楼道自治小组”,联系加梯公司工程师携带资料上门开展解释工作,组织楼道邻里召开恳谈会,经全体表决通过《楼道加梯补充协议》,明确“2楼居民无需出资”,最终获得了2楼居民的认可同意。
在施工单位选择上,社区通过政府推荐、居民自选等多重机制,优选具备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口碑良好的企业。施工过程中,采用“模块化安装”工艺,缩短加梯工期,提高安装效率;针对居民关心的品质细节,电梯采用简约现代设计,与楼栋风格融合,每层廊道增设采光窗并铺设瓷砖,不仅提升了空间通透感,更让楼道环境焕然一新。电梯的搭乘方式兼顾便捷与安全,居民通过刷卡来选择楼层,避免陌生人随意进出。
加梯工程是检验社区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多年来,沁苑社区坚持样板工程建设要求,从质量管控、规范管理、居民满意度三方面发力,以“加装一台、满意一片”的成效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力求让每个楼道都能按下幸福“上升键”,助力居民“一键直达”幸福生活向往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东新街道将继续聚焦“幸福生活向往地”建设,加快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为居民打造更加宜居、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让民生工程更好造福群众,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