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没有捷径,安全合规才是底线

原创 拱墅疾控监督
浏览量

近年来,由于生活美容领域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关纠纷、投诉时有发生。为护航小微企业行稳致远,引导合法合规经营,拱墅区卫健局主动靠前服务,于近日对辖区内生活美容场所聚集地、重点商圈开展了生活美容场所预防性合规指引工作,提升经营者责任意识、诚信意识与安全意识,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属地街道卫生监督协管员以及重点商圈物业管理方的支持和努力之下,本次指导工作纠正了多家商家经营活动中的问题。



“颜值”消费已成为不少爱美人士日常消费的重要部分,在市场需求的诱惑下,部分生活美容场所打起了医疗美容的“算盘”。因此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活美容场所的经营者,都要提高法律意识,注意识别区分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谨防一步错、步步错。



关注核心区别:是否涉及侵入性操作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达到美化改善人们的容貌、体形的目的。


生活美容是指: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人体表面无创伤性、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皮肤保养、化妆修饰等服务的行为。


核实‌合法证照‌:‌机构资质与人员资质


医疗美容机构‌必须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凭证,诊疗科目明确包含医疗美容科(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中医美容科)。主诊医师需具备医师执业证书及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备案。


生活美容机构需取得营业执照以及《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且营业执照上应注明经营范围为“美容店(不含医疗美容)”‌。生活美容场所的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注意:即使是正规的美容外科医生也不允许在生活美容场所实施医疗美容项目!


警惕宣传诱导:‌服务内容与风险识别


生活美容‌服务内容通常为皮肤护理、美甲、美睫、足浴、SPA等非侵入性、非创伤性项目。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受到利益驱使,往往会在生活美容场所内秘密实施诸如注射医美、抽吸填充、牙齿漂白、化学剥脱(刷酸)、激光祛痣、激光脱毛等属于医疗美容领域的诊疗项目。


因此,消费者一旦发现生活美容场所打出“美容针”“逆龄针”“无痛脱毛”“光子嫩肤”等宣传语,应提高警惕,该场所极有可能涉嫌违规开展医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