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赏花 | 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听鸣蝉

慵懒的夏天
街头巷尾总能见到橘色的小花
在屋檐上,在高架下,在花窗里
在树上,在石上,在墙上
甚至电线上
都有它长长的藤蔓
形似牵牛
却志在云霄
向着天空,蓬勃地生长着
“那花,叫什么?”
“——叫凌霄”
真是应景

凌霄花在华夏文明中的身影
远比想象中更早浮现
《诗经》中便有 “苕之华,芸其贵矣”之语
“苕”正是凌霄花的古称
而“凌霄”之名首见于《唐本草》
既描述其凌云而上的姿态
也暗含了古人浪漫的想象
赏花赏得
从来不只有色香
还有文化意蕴和生命特性
而凌霄
正处于耐人寻味的 “褒贬两重天”中

唐代白居易以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的工笔描摹
道出文人对其攀援本性的讥讽
而宋人则多赞其凌云之志
宰相贾昌朝咏叹:
“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陆游更以花喻豪杰:
“高花风堕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
古来豪杰少人知,昂霄耸壑宁自期。”
苏轼也曾感慨其超脱自然、无我无物:
“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
翠飐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千百年来
这株藤本植物始终超然于
文人墨客的唇齿之争
静守墙垣檐角
岁岁枯荣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豪气与轩昂

▲北宋赵佶《听琴图》中凌霄花攀松而上
十里荷花
是“毕竟西湖六月中”的曼妙翩跹
而杭州市井的夏
是攀在粉墙上、垂在屋檐下
蔓上木窗里、悬在水岸边的凌霄
当凌霄花遇上大运河
便成就了江南另一种诗意的盛夏图景
不同于“清水出芙蓉”的自然清逸
夏日运河畔的凌霄以热烈奔放的姿态
书写着生命的蓬勃
穿堂风起时,摇曳生姿
满地凌霄花不扫
我来六月听鸣蝉

桥西的老墙是懂凌霄的
阴天黛瓦马头墙
吱嘎的木门锁住了过去的时光
却锁不住“翻墙”本事一流的凌霄
一个跟头
便从院儿的这头翻到了那头

一半热烈,一半含蓄
这阵仗
不似“一枝红杏”的娇俏可爱
倒是有“花开如瀑”的盛大浪漫

在这里
夏天有另一种画法
是凌霄攀着爬山虎的墙面
是运河水倒映着桥影
是相机里定格的橙与青

推荐点位:桥西直街敬胜里、如意里、同和里,吉祥寺弄,舒羽咖啡
花期:6-9月,6月中旬为盛花期
咔嚓时刻:清晨7:00-8:00 / 傍晚18:00后
交通:地铁5号线至大运河站,步行约15分钟





这个老小区里的绿野仙踪
藏着通往“言叶之庭”的花道
200米长的凌霄花隧道
是杭城最治愈的“垂直森林”

六月花开
长廊顶棚被花朵覆盖成橙红穹顶
阳光筛下如碎金洒落
晨练的老人,放学的孩童
沿着廊下绿光的轨迹
夹着江南里弄的人间烟火款款而来


推荐点位:拱墅区半山路30号田园社区内
花期:6-10月
咔嚓时刻:清晨6:00-8:00薄雾未散时
交通:地铁1号线打铁关站换乘312路至半山桥站





运河边的浪漫
总是藏在街头巷尾
仁和仓北弄的百米小巷
是今年盛夏的“顶流”

没有名园雕琢的精致
却以纵横的藤蔓、垂落的橙红
让烟火日常与自然野趣
在砖瓦间悄然相融
白墙黑瓦配上浓烈的橙
明媚又不失古朴

翠蔓如瀑
顷刻间化作流动的丹青
朱英若霞
挥洒出
"翠飐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的落地无声


推荐点位:大兜路仁和仓北弄(大兜路地下停车库入口处)
花期:6-8月,8月花朵减少1/3,但仍可拍
咔嚓时刻:晨光初照9:00前 / 夜灯初上时19:00-21:00
交通:地铁3号线香积寺站A口步行300米






青石板路在运河畔蜿蜒
凌霄藤蔓从木格窗棂攀上黑瓦屋顶
茶肆檐角垂下的一串“小喇叭”
咖啡馆露台边探出的几簇明艳

这里的凌霄开得含蓄又艺术
惊鸿一瞥,尽是惊叹
偶有老猫从花影斑驳的墙头跃下
惊起几只采蜜的蜂
也惊起了路过的你


推荐点位:小河直街
花期:6月-9月(河畔湿度延长花期)
咔嚓时刻:午后15:00-17:00 / 雨后
交通:地铁3号线香积寺站换乘132路公交车至长征桥站




这个夏天
不妨循着运河的脉络
去听一墙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