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最后一天,蕉园,汉金文展第三期来了!
蕉园汉金文引
蕉园此展,以汉金文为宗。汉金文者,乃铸于钟、鼎、壶、权、炉、洗、镜诸器之文字。其迹丰赡,或工整细劲,或凝练疏放,篆隶相参,饰意盎然。铭文所载,除宫庙、容量、工名外,更有纪年、吉语诸端,蔚为大观。
昔始皇东巡刻石,立小篆典范。秦虽亡而篆脉未绝,汉金文承其遗风,续写华章。
蕉园志
蕉园承秦诏版之展余韵,启汉金文艺术之新篇。其养神博古空间融文人雅居之风,构书房楼阁之趣,复现清民博古雅韵,令观者步入汉金文之琼林妙境。
汉金文上溯秦诏,下启新体,文字兼得摹印篆之古意与隶书之流便,平易近人,不尚晦奥。
其特质有五:
一曰,结体尚法,不过分拘泥笔法,易于入门;
二曰,字形灵动,活泼多变,意趣盎然,创变空间广阔;
三曰,贯通篆隶,习之可深悟二者精髓,互为裨益;
四曰,实用兼备,可书可镌,尤利篆刻;
五曰,承前启后,为汉字流变之重要环节。
重器撷珍——重点展品介绍
新莽铜嘉量
新莽铜量,出土于山西絳州,原端方藏器,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铭文:皇帝初祖,黄帝初祖,德币于虞,虞帝始祖,德币于新。歲在大梁,龍集戊辰。戊辰直定,天命有民。據土德受,正號即真。改正建丑,長壽隆崇。同律度量衡,稽當前人。龍在已已,歲次實沈,初班天下,萬國永遵,子子孫孫,亨傳億年。
阳泉使者舍熏炉
西汉器原陈介祺旧藏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铭文:陽泉使者舍熏廬一,有盤及蓋,并重四斤一口,口口五年、六安十三年正月乙未,内史屬賢造。維陽付守長則、丞善、掾勝、傳舍啬夫兑。
綏和鴈足燈
西汉器原陈介祺旧藏。
铭文:綏和元年,供工譚爲内者造銅鴈足鐙,護相守嗇夫博、掾並主,右丞揚,令賀省。重六斤。
名家遗韵——藏家介绍
是展珍品,多出名家旧藏。昔时如陈介祺、吴大澂诸公,崇尚古意,以为三代金文气息最为浑穆,秦汉石刻稍逊。
陈介祺
书香仕宦,官至翰林编修。《清史稿》誉其“钟彝金石之藏,冠绝近代”。鉴精藏富,治学谨严,毕生所蓄古器逾万,竟无赝品,堪称海内独步,其藏俨然金石宝库。壮岁归隐,醉心金石,尤痴墨拓。与吴大澂虽终生未晤,然尺素频传,互赠拓本,切磋学问,引为神交知己。
陈介祺像
吴大澂
吴门宦裔,而立登第,历居显职。博通学术艺文,精研古文字与金石之学,著述宏富,有《说文古籀补》、《愙斋集古录》等行世,嘉惠学林。倾廿载心血,广集商周秦汉吉金拓本,考订精审,终成《愙斋集古录》巨帙,超迈前贤。
吴大澂像 吴氏家藏
周希丁
原名家瑞,又名康元,江西临川人,久居京华。精篆刻,有《石言馆印存》传世。尤擅传拓之术,堪称一代圣手。尝手拓故宫宝蕴楼、武英殿及罗振玉、陈宝琛等大家珍藏数千件,举凡甲骨、钱币、封泥、石经,所拓皆精妙绝伦。创“立体拓”法,如金石家陈邦怀所赞:“审其向背,辨其阴阳...器之立体也,非平面也。”著《古器物传拓术》,泽被后世。
蕉园:“汉金文是无论在史学还是书法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伏冀拨冗莅临。”
展时:6月30号—7月6号 早上10点到晚上8点
展址:杭州 拱墅区 小河直街15-1 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