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拱宸桥边、20元...31岁女孩从美国回杭寻亲
6月16日,橙柿互动联系拱宸编辑部,询问一份31年前的介绍信。
内容显示,1994年2月21日,拱宸桥街道办事处一名赵姓工作人员将一个婴儿送到了杭州市儿童福利院。
31年过去,这个女婴在美国长大成人。近日,她辗转多人,联系上国内的媒体和相关单位,想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我想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
女孩名叫徐珊。“徐”是当年福利院领养的孩子统一取的“徐”姓,“珊”则是当年福利院照顾她的人取的。
她出生三周后,在拱宸桥边被发现,被送到杭州市儿童福利院。不到一岁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后来和养父母在美国威斯康星州长大,现在住在科罗拉多州,在一所大学从事治疗师工作。她形容自己的养父母“是一对非常好的人,很实在”,她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
“小时候,每个周六父母都会送我去‘蟋蟀学堂’学习中国文化和中文,那边也有很多和我一样从中国领养回来的孩子,父母希望我能在那边认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我和所有包括美国的孩子都一样,没有任何区别。认真学习中文是从高中开始的。”
▲徐珊(左二)和美国父母以及妹妹一家人合影
徐珊小的时候,妈妈就鼓励她给亲生父母写信,徐珊那时候并不懂这件事情的意义。这些信也寄不回中国,因为不知道亲生父母的姓名、住址。
从2005年开始,徐珊回过4次中国。17岁在北京一所高中短暂地学习了一段时间,人们常常问她“是哪里人”,会猜测是马来西亚或新加坡。这让徐珊开始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
过完30岁生日后,她有了更强烈的寻找亲生父母的想法。“我突然发现,如果一辈子不找亲生父母,一定会后悔。时间过得很快,我已经30岁,亲生父母年纪更大了,他们也在变老,30岁这个年龄对我来说意义很大,那时我就下决心赶紧去寻找……”
▲6月16日上午,徐珊从芝加哥机场启程先到芬兰,再转机到中国
徐珊在网上发布了两条信息,一张是她小时候的照片,一张是她在拱宸桥附近被发现时,身上带着的纸条。她说,照片应该是福利院的好心人拍的,而自己对亲生父母唯一的线索,就是当年的纸条。
▲徐珊发布的寻亲帖
纸条内容是“此孩生于一九九四年元月二十六日(农历一九九三年腊月十五日)晚10点30分。扶(抚)育之恩,感谢不尽。”
除了这张纸条,还有20元现金。
拱宸通过徐珊提供的文件,找到了当年在街道负责计生工作的赵女士。因为已经是30年的事情,她也记不太清楚当年的情况。
美国时间的6月15日晚,徐珊在芝加哥机场登机。她打算从芝加哥先飞到芬兰,再转机到上海,再坐火车来杭州。
徐珊说,这次回国寻亲,当然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哪怕能找到一点线索也好。她打算再做一个基因测试,不放过一点的希望。
也有许多网友为徐珊展开分析,“看着留言纸条上面的字,应该是有文化的人”、“以前有很多外地运货的船只经过,你父母很可能是坐船经过杭州……”
▲徐珊在社交平台上的生活照
拱宸将继续关注本次寻亲,并向拱宸桥的居民朋友开启线索征集。欢迎通过留言、私信提供相关信息,为这个1994年年初在拱宸桥畔发现的女孩找到人生的来处。
如果正在阅读的你正是徐珊的亲人,或者你认识她的亲生父母,请转达她的留言:“我爱你们,非常想知道你们、跟你们在一起,我每天都会想你们。我没有生气,我不怪你们,我想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