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丨一场关于大运河的影像考古

1901年,运河漕运制度被废黜,与运河相关的交通、经济和文化等设施也逐渐落入历史尘埃。
直至中国大运河申遗工作启动,在国家大力推动下,与大运河相关的水工、遗址、建筑、石刻与聚落被重新整理、发掘、修缮和保护。从全国层面对大运河开展一次兼具完整性和体系化的视觉文献梳理,因此有了可能。
艺术家陈韵计划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以田野影像志方式考察大运河全线。本次展览,正是这项宏大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让我们先通过拱宸得见一代代运河人劳作、生活的寂静背景——
没有旗袍,没有汉服
没有打卡的人影
石阶的凹陷盛满昨日的雨水
镜头凝视着雕花门楣——
茶香冷下来,客人才刚离开
高家花园主楼,浙江杭州,2025,陈韵
艺术微喷/泛太克315g纯棉硫化钡艺术纸
35×26.26厘米(图像)
高家花园副楼,浙江杭州,2025,陈韵
艺术微喷/泛太克315g纯棉硫化钡艺术纸
35×26.26厘米(图像)
桥洞吞吐着铅灰色的云
运河边的石碑上
树木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桥上的时光走得很慢
拱宸桥,浙江杭州,2025,陈韵
艺术微喷/泛太克315g纯棉硫化钡艺术纸
35×26.26厘米(图像)
锯齿形天窗切割的方形光斑里
尘埃在纺织女工未曾触碰的
空气经纬中
编织静止的布匹
通益公纱厂旧址,浙江杭州,2025,陈韵
艺术微喷/泛太克315g纯棉硫化钡艺术纸
35×26.26厘米(图像)
往年的稻壳停在这里
停在砖墙的缝隙
从未被运走的秋天
每一刻都庆祝丰收
富义仓正面,浙江杭州,2025,陈韵
艺术微喷/泛太克315g纯棉硫化钡艺术纸
35×26.26厘米(图像)
富义仓内部,浙江杭州,2025,陈韵
艺术微喷/泛太克315g纯棉硫化钡艺术纸
35×26.26厘米(图像)
条石表面布满细密的凿痕
像无数消失的纤绳
在石匠的錾子下
凝固的平行伤口
古纤道,浙江绍兴,2025,陈韵
艺术微喷/泛太克315g纯棉硫化钡艺术纸
35×26.26厘米(图像)
十六方桥孔含住古运河的薄雾
石栏上的刻痕
正被青苔重新临摹
太平桥全貌,浙江绍兴,2025,陈韵
艺术微喷/泛太克315g纯棉硫化钡艺术纸
35×26.26厘米(图像)
彩窗玻璃的裂痕延伸至墙基
橡木地板下
法文报纸的残片与蚕茧
共享同一种枯黄
嘉兴文生修道院,浙江嘉兴,2025,陈韵
艺术微喷/泛太克315g纯棉硫化钡艺术纸
35×26.26厘米(图像)
残存的鸱吻望着运河拐弯处
檐角铁马
在无风的日子
数着不存在的帆影
落帆亭,浙江嘉兴,2025,陈韵
艺术微喷/泛太克315g纯棉硫化钡艺术纸
35×26.26厘米(图像)

陈韵
浙江杭州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理论(艺术人类学方向)博士,美国Pratt Institute艺术与文化管理硕士,同济大学摄影专业学士。现为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教师,中国人类学学会会员。
擅长采用影像人类学方法开展影像民族志的创作与研究,其摄影项目《大运河浙江段遗产点视觉文献录》组图30幅被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收藏,并于大运河数字影像馆举办个展《漕痕寻考》。相关研究共计6篇,发表在《民族艺术研究》(C刊)、《江西社会科学》(C刊)等刊物。并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适然
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供职于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个人曾获Felix Schoeller(2015)提名奖;Schwarzwiss杂志镭射画廊最佳照片奖;第三届中国民族影像志双年展收藏奖;作品曾入选法兰克福书展;2023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23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第三届影像西湖艺术现场;第三届巴蜀青年摄影展。
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远山的记忆》。翻译著作《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

漕痕寻考——
大运河浙江段遗产点视觉文献录
免费参观
Free Entry
展览时间
2025.5.31——2025.6.18
展览地点
大运河数字影像馆
(杭州市拱墅区桥西直街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