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有意思 | 淮安:大运河不断更的秘密
大运河淮安段由里运河、里运河故道、古黄河、中运河、张福河等河道组成,全长46公里,沿线分布着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4处中国大运河遗产点,韩信故里、吴承恩故居、关天培祠、周恩来故居坐落于淮安古城。明清时代,淮安作为融“漕、河、盐、榷”四大重地于一身,繁华一时,康熙、乾隆二帝南巡均驻跸此地。自古而今,淮安这座城市与大运河一同脉动,也和漕运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果翻开明清时代的历史地图
会发现
明代南直隶(即今江苏、安徽、上海)
江北部分行政区划密度较大
与江南的细密区划形成鲜明对比
▲谭其骧版《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南直隶地图
这与黄河改道后
黄泛区人口流失、经济凋敝高度相关
黄河中下游流经的黄淮海大平原
地势低平
加之黄河水泥沙较大,流速缓慢
一旦缺少及时有效的人工干预
这条大河便很容易在这一扇形区域自由摆动
把沿岸百姓折腾得不轻
于是就有了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年年遭灾殃
三年水淹三年旱,三年蝗虫闹饥荒”
(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
由于黄河这一不稳定因素
以及北方降雨较少
当年康熙、乾隆下江南
其实一半路程走的是陆路
“御舟先至候河干,此日登舟暂解鞍。”
(乾隆《登安福舻作》)
诗中乾隆弃马登舟的地方
便是位于京杭大运河中段的淮安
南宋至清末近600年时间内
此地位于大运河、淮河、黄河三条大河交汇之处
是一处漕运要冲
漕运关乎古代王朝的国运
为解决此段运河的水患问题
明代中后期
潘季驯受命主持修建清口枢纽工程
所谓清口
一种说法即认为
三河交汇处淮河水较之黄河水更为清澈故名
潘氏的办法是束水攻沙
蓄积淮河水于洪泽湖
集中水流冲刷黄河运道
▲清口枢纽一带地图
百年后
因明末清初战乱年久失修
清代除却延续“束水攻沙”的总思路外
还兴建中运河
改变清口北部至台儿庄一带借黄行运的局面
这也是大运河十段中最后建成的段落
(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会通河、中运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永济渠、通济渠)
在电视剧《天下长河》中
靳辅作为河道总督
是皇帝派驻到漕运一线的近臣、重臣
掌管河道治理事宜
驻扎在淮安清江浦
紧邻清口
同时
朝廷派驻的漕运总督
办公地点在附近的淮安府城
二者在清代属于从一品
地位高于地方巡抚(省长)
还拥有军政大权
比如清代漕运总督管理山东、河南、江苏
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八省漕政
明代治理运河的潘季驯同时被授予
“工部侍郎”之衔
兼提督军务
这让淮安事实上成为了运河沿线的权力中心
▲《天下长河》靳辅剧照
此外
淮安还是运河沿线的漕粮中转地、造船中心
由于漕运路线漫长
明代于淮安、徐州、临清等沿线城市设置水次仓
水次,即交兑漕粮的沿河码头
位于淮安的水次仓常盈仓
仓如其名
可一次性容纳150万石
是杭州富义仓的30倍
▲清《潞河督运图》中的漕船
明清时代
三千里京杭大运河上的漕船数量
有固定的配额
明制漕船数为11775艘
其中清江浦年产600多艘
占一半以上
小说《北上》中的清末小吏
即是在淮安吃了碗长鱼面后
踏上了大运河的漫游旅途
位于淮阴区,历史上是黄河、淮河、大运河三条河流于此处交汇,工程范围近50平方公里。基本格局由明代著名治水专家潘季驯奠定,核心方略是“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目的是确保漕运畅通。
开放时间:全年全天
预约方式:免预约
位于清江浦区,又称清江闸,始建于明朝初年,用于控制运河流量,保证漕船通行,是大运河上仅存的维护最好的一座明代古闸,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里运河文化长廊的一部分。
开放时间:全年全天
预约方式:免预约
位于淮阴区、洪泽区,亦称“高家堰”“高加堰”,是阻拦淮河东倾形成洪泽湖的大型堤堰工程,全长70.4公里。大堤始建于东汉,重筑于明清,民间素有“西有都江堰,东有高家堰”之称。
开放时间:全年8:30-17:30
预约方式:免预约
位于淮安区古淮安府城中心,总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是明清漕运总兵官、漕运总督驻地。遗址附近建有漕运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为“品”字形布局,集中陈列了古代漕运工具及附属遗留物品、漕运总督府内工作与生活用品。
开放时间:全年8:30-17:30
预约方式:免预约
位于淮安区,古邗沟入淮处,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河下为淮安重要的商埠,沿海各地所产淮盐,全部运到河下,经检验抽税后再分运各地销售。
开放时间:全年全天
预约方式:免预约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是淮阴人,曾封为楚王、淮阴侯,这让“淮阴”这一乡土之名几乎成为了韩信的代称,也将淮阴烙上了深深的韩信烙印。韩信故里位于淮阴区马头镇,现遗址为明清时期所建的一座砖砌拱券式门楼,1987年列为淮阴市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AAA级景区。
开放时间:全年8:00-17:30
预约方式:免预约
位于河下古镇的打铜巷巷尾,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为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内有正厅、射阳簃、陈列厅、堂屋及门厅、厢房、花廊等建筑,陈列着部分吴墓出土文物、吴承恩塑像及名人字画,展现了这位文坛巨匠的生平与成就。
开放时间:全年8:00-17:30
预约方式:吴承恩故居纪念馆公众号购票预约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诞生于淮安市淮安区驸马巷7号,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少年时光,其自述:“生于斯,长于斯,渐习为淮人;耳所闻,目所见,亦无非淮事。”故居是一座青砖灰瓦的建筑,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东宅院临驸马巷,西宅院临局巷,共有房屋32间。大门上方的匾额“周恩来同志故居”由邓小平亲笔题写。
开放时间:全年9:00-17:00
预约方式: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