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漫游 | 舟行运河畔,茶系慢生活

原创 世界运河明珠
浏览量

千百年来,谋生、发展、创变是运河流域的代名词,而拱墅运河沿岸更是结合城市共生的巧思,以开放的姿态将历史建筑、工业遗存等文化遗产与人文生活完美融合,蜕变为城市更新的承载地与生活美学的栖息地。心怀理想的年轻人纷至沓来,咖啡、茶饮、鲜花、文创散落在运河的一角,静候人们的光临。



挥别春日,夏,正慢慢到来。

都说日咖夜酒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写照,但在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中,中国人最中意的还是茶。茶与水,茶与奶,茶与油,茶与药,茶与花……我们把茶喝出了一种生活美学。


图片


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的阐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 那么运河之水,正是那泡开千年茶史的“十分之水”。

茶,兴于唐,盛于宋。在宋代,茶产业兴盛发展,茶叶成为国家专卖的商品,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而运河就是茶叶运输最为重要的通道,因其交通快捷便利,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参与到运河贸易当中,运河开始成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的水上交通网络。


图片


隋唐以来,湖墅地区因地处杭城北部的漕运要道,逐渐人烟繁盛。茶叶作为运河之上的大宗货物,通过运河这条黄金水道源源不断的北上。清末民初,因运河周边商贸业的兴起和客商的云集,带动了茶楼业的发展,湖墅地区的茶楼不仅仅是喝茶消闲之地,也是以茶楼为依托的民间文化场所,一度引来众多京剧以及其他地方戏的名伶来此表演。


图片

▲晚清《点石斋画报》中的茶馆


如今,在杭州拱墅区的运河畔,茶馆如散落的明珠,从武林门码头到拱宸桥,6公里的运河黄金水岸,茶馆与博物馆、古桥、老宅共生。

今天小编便带你来淘一淘,大运河畔的那些宝藏茶馆,煮一壶茶,看流水悠悠,听桨声欸乃,这才是江南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图片


“室雅何须大”,一方茶台,几件素器,一瓶插花,桥西直街73号的目茶馆便勾勒出一方小天地,这是一家既可以喝茶,又可以看展览的茶馆,临窗而坐,一边是流淌的大运河,另一边是关于文人雅物的艺术展览。

品一品祁门红茶的清新鲜甜,尝一尝福鼎白茶的甜润鲜爽,这里就像是人们日常慢生活的一角,看花品茗,谈古议今,如此氛围,值得一去。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记载,拱墅小河直街茶馆曾以“六个铜板一盏茶”的质朴方式,承载着贩夫走卒与文人雅士的日常,茶馆内说书唱戏、斗茶议事的场景,成为运河畔独特的文化符号。

运閤集·十三爿文创茶空间,既延续了宋韵茶文化的典雅风骨,又注入了年轻化、时尚化的创新元素。通过这个空间,让市民游客在品茗论道间,感受大运河的千年韵味与城市的蓬勃生机。

未来,将以茶兴业、以茶会友,持续推出茶艺沙龙、非遗工坊、艺术展览等业态,呈现更多“可漫步、可停留、可体验”的文旅新场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唐宋的漕运帆影到明清的市井茶烟,运河之水与茶香交织,滋养出一部“水上茶经”。树荫、漫步、喝茶,让我们于大运河畔,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