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管理的破局之路,“挤”出城市管理的的共治智慧

原创 橙柿互动
浏览量

数十辆外卖电动车如“铁甲洪流”般占据大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上两边停满了来少年宫、景区以及商场的居民电动车。人流、车流在此堵塞,推婴儿车的父母、坐轮椅的老人,则是举步维艰。

每天中午和晚上两个交通高峰时段,在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街道天阳D32商场门前都会上演这样的场景

“商场设置了非机动车停车位,但离入口位置较远,很多人嫌远,就直接停在商场入口处的非机动车道,导致道路堵塞、拥堵。”在争分夺秒的外卖行业里,这段距离也成了“最后100米”的梗阻点。商场物业无执法权、人手不足,难以及时、有力劝阻违规行为。

2025年,该项工作被纳入街道城市管理破难重点项目。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联合拱宸桥综合执法队、属地桥西社区与商场业主方,就商场周边非机动车治理进行数次协调,达成“政企共建”共识,由企业主动承担10万元改造经费。同时,街道就企业提出的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多次对接了拱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交警大关中队、拱墅区住建等多个职能部门,进行协调。项目在2025年3月初正式进场施工。

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腾挪出更多的空地,街道、社区及商场对周边空地进行了细致排摸,并在拱墅区综合执法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对周边绿地进行合理利用,实现新增非机动车位82个

同时,为了方便非机动车进入新建的停车位,街道与拱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接,市政人行道进行降坡处理。

为了强化对市民行为的规范,本次治理在商场西侧小河路上安装了护栏、语音喊话设备等,并设置警示劝导标识和引导标识。

联动综合行政执法队、交警部门及外卖平台、共享单车企业,建立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动态化对无序停放的外卖电动车和单车进行搬移或清拖。早晚高峰时期,交警在登云路小河路口和工艺美术馆的斑马线处进行车流、人流的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每天两次巡查、管理,尽可能地保证路线的畅通。

今年5月,天阳D32商场周边非机动车停放整治行动基本完成,拥堵问题实现有效改善,获得不少居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