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大队多管齐下多维度提升执法队伍水平
为适应新时代消防安全监管需求,今年以来,杭州市拱墅区消防救援大队聚焦执法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全面提升执法队伍业务素质,夯实消防安全治理根基。
一是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执法质效。大队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灭火救援“六熟悉”任务、宣传培训相结合,创新“三位一体”的防消联勤机制,实现集约化监管。通过建立“检查即培训、演练即指导、服务即宣传”的联动模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着力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扰企问题。同时,建立内部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定期组织执法例会、案卷评查、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倒逼执法人员提升水平和能力。
二是强化实战培训,锻造专业队伍。大队采取“理论+实践”融合模式,系统性提升执法队伍业务能力。每周定期组织执法、救援骨干制作课件上台授课,内容涵盖监督检查、火灾调查等,交流探讨近期在执法、灭火救援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及典型案例,目前已开展授课11次。组织模拟场景练兵,设置火场勘验、执法文书制作、隐患整改跟踪等模拟场景,对执法人员开展“全流程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此外,邀请消防领域专家、法律顾问成立“导师团”,破解执法难点和堵点。
三是完善协同机制,延伸执法触角。大队组织消防专家及业务骨干组成专项小组,对拱墅区19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展“体检式”消防检查。专项小组采取“边检查、边教学”模式,现场指导执法干部和消防站人员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测试、风险隐患辨识等实操训练,同步建立“问题隐患、整改责任、复查验收”三张清单,通过限期整改、跟踪督办、销号管理实现隐患治理闭环。这不仅有效提升了消防监督队伍的专业能力,也进一步强化了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
四是强化管理监督,巩固提升成果。大队将消防执法队伍建设纳入常态化管理,通过建立内部机制确保能力提升可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定期选拔业务骨干参与上级部门轮训,实行“传帮带”机制,形成“骨干引领、全员提升”的培养模式。建立激励奖惩机制,将执法质量、隐患整改率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对走形式、质效低的个人给予严肃问责。同时,大队主官定期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举报受理等方式,拓宽群众评议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倒逼大队执法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