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的力量:墨色微光 照亮自己的苍穹(熊嘉和)

原创 拱墅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作者:熊嘉和

细雨中颤抖的火柴,明明只剩半截焦黑的身躯,却倔强地迸溅着火星。那一刻,我忽然懂得,原来信心就是这般模样——纵使整个世界大雨倾盆而下,也要做自己的光。


那年初执毛笔,我与这个竹枝仿佛结了宿仇。砚中墨汁总偷走手指的洁净,笔尖偏在宣纸上撒野,将“永”字八法搅作一团乱麻。横画如断枝斜插,捺笔似醉汉踉跄,朱红的“重写”批注刺得眼眶发酸。可我不肯认输,夜夜伏案与米字格对峙。当废纸团在墙角堆成小山时,忽有一夜,笔尖竟绽出一粒浑圆的墨点——它在昏黄灯下泛着柔光,像从裂缝里挣出的芽,又像镜中少女倔强的瞳仁。原来所谓信心,不过是百次溃败后,颤抖的指节在第一百零一次重新扣紧笔杆。


两年后的演讲台上,我化作一株簌簌发抖的含羞草。卡在喉间的字句被哄笑剪碎,散落成满地残渣。班主任轻轻拍着我的肩:“把声音当成风筝,线在你手里。”于是,我的朗诵声回荡在每个黄昏窗棂间漏进的霞光里,每个清晨走廊吹拂的春风里。再次站在聚光灯下,我忽然发觉,那些反复咀嚼过的词句已化作涓涓细流,行云流水。原来真正的自信,是把失败碾作春泥,浇灌出摇曳的花朵。


记得初学书法时,总把“永”字八法拆解成数学公式。横要平如尺,竖要直如绳,撇捺要像大雁展翅。可当我看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后,才发现真正的笔力不在规矩,而在魂魄。那些看似歪斜的笔画里,藏着书圣醉后挥毫的洒脱,藏着魏晋风骨的傲然。就像演讲台上,我最终学会的不是字正腔圆,而是把心跳的节奏揉进每个音节,让声音长出温度。


真正的信心,藏在所有跌倒后爬起的勇气中,藏在所有被嘲笑后依然坚持的倔强内,藏在每个平凡的灵魂里,是永不熄灭的星光。


本文作者 熊嘉和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朝晖中学学生;指导老师: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