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 运河千年》水运交通集邮展
邮票,是历史的信使,亦是文明的切片。中国大运河,横贯南北,以水为墨,以舟为笔,在华夏大地上书写了三千里的壮阔史诗。
为积极响应国际博物馆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推出特别展览—— 《方寸之间 运河千年》水运交通集邮展,意在通过邮资票品(封、片、戳)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将大运河的历史演变以及沿线的桥文化、船文化等浓缩于方寸之间。
本次展览由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拱墅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有意思书房承办,浙江省集邮协会、杭州市集邮协会支持,共展出邮集作品14部,50框,800标准贴片。本次集邮展展期长达40余天,创下国内同类展览持续时间最长纪录,让更多观众以邮品为窗,读懂运河这一流动的史诗。
邮品是微缩的史诗,是纸上航行的舟楫,
在方寸之间讲述着千年大运河的流动文明与桥船记忆。
微缩史诗 / 设计焕新 / 文化联动
“让一枚枚邮品,带你“票”游千年。”

《方寸之间运河千年》水运交通集邮展


《京杭大运河》
参展者:张雄|1框

亮点速览:
选用清代、民国时期的民间信局实寄封,以及大运河沿线城市利用大运河寄递的邮政实寄封,介绍大运河沿线部分城市和当时邮件投递的线路。


《大运河的故事》
参展者:汪以文|5框

亮点速览:
通过邮票与邮品串联运河历史、城市变迁与文化印记,娓娓道来这条千年水脉的传奇故事。


《江南运河上的桥》
参展者:陈依静|1框

亮点速览:
展出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等地古桥,呈现江南地区古运河塘桥的结构美与艺术韵。


《大运河古镇塘栖》
参展者:林永金|5框

亮点速览:
展现大运河古镇塘栖的历史遗存、风景名胜与市井烟火,串联美食文化、节庆民俗等运河水乡风貌。


《寻访(考察)中国大运河遗产点、段》
参展者:许明明|6框

亮点速览:
通过实地考察与邮票实寄封,记录大运河的关键点段与流域路线,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实证邮集。


《江南运河情》
参展者:姜耘|3框

亮点速览:
以邮资票品串联常州、苏州、嘉兴、杭州等地水系,描绘江南段官塘的变迁与格局演化,展现运河与区域文化的深度交融。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大运河》
参展者:汪以文|5框

亮点速览:
清末民初时期的图画明信片158枚,其中25枚为实寄片,展示清末民初时期运河流域的水景、船运、沿岸的建筑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中国大运河》
参展者:杜铭峰|5框

亮点速览:
图画明信片共159枚,其中20世纪70年代1枚,80年代6枚,其余为21世纪明信片,较全面地展示“中国大运河”沿线风貌。


《历史叙说颐和园》
参展者:胡涛|1框

亮点速览:
围绕颐和园建筑景观展开,较全面地展示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的风貌,映射京城漕运与水利体系对宫廷生活的支撑,是运河文化与宫廷景观的历史交汇。


《情系京杭运河》
参展者:郑秀红|5框

亮点速览:
直观呈现京杭大运河自北京至杭州的通航线路与沿线城市,勾勒出这条“人文之河”的都市文化。


《桥梁强国》
参展者:许忠楠|1框

亮点速览:
通过本框展示,使观众了解到我国在桥梁建设领域已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桥梁建设强国。


《京杭大运河诗词门券集》
参展者:许明明|5框

亮点速览:
精选运河诗词门券实物,串联京杭大运河沿线的交通节点、历史文化与诗意水乡。


《千年的运河——票中游》
参展者:仲卯泉|5框

亮点速览:
采用大运河地图运河沿岸有关地方领导的签名,邮政地名戳,邮票中的人文景观等,比较生动全面展示了大运河及沿岸的风貌。


《游走大运河》
参展者:杜铭峰|2框

亮点速览:
从大运河南端钱塘江边的闸白塔走向北端北京。讲述大运河的历史厚度与文化温度,是一场从水路出发的精神旅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枚邮票,一段航程
一座桥,一段历史
大运河的故事,就藏在这方寸之间
▲打卡装置
📍来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临展厅
打捞回被岁月温柔封存的运河记忆
观众朋友们在展览期间
可至文创区盖“限定活动纪念戳”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