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多次聚焦,文晖街道社区食堂,凭实力圈粉!
开化的清水鱼、兰溪的豆制品、新鲜出炉的酸菜鱼……摆上档口后,不到5分钟,首批四份酸菜鱼就被抢光了。近日,都市快报、钱江晚报等媒体聚焦“文晖街道大运河社区食堂菜品实惠健康、环境温馨舒适,成为周边居民和上班族的不二选择”等内容进行广泛宣传。一起来看看报道吧。
钱江晚报
“我们的食堂食材新鲜,尤其是鱼。社区食堂里放着水产柜,很少见吧。”读者陈先生向记者夸起了自家的社区食堂。这家位于拱墅区文晖街道现代城社区的食堂,面积约360平方米,有106个座位和2个小包厢。厨房里的大蒸笼正在冒热气。“不少菜都是蒸出来的。”现代饭儿社区食堂负责人钟国兴说,作为一家社区食堂,主要的客群是老人,蒸菜少油少盐,适合老年人。
都市快报
今年1月,拱墅区文晖街道流水东苑社区食堂推出新服务,以助餐点的形式为辖区居民供应午餐。流水东苑社区还协助食堂与周边共建单位组建“配送联盟”,打造了“15分钟热链送餐圈”。每周,社区食堂都会试点推出2到3款特价菜品。
潮新闻APP
橙市互动首页推荐
像这样老少皆宜的食堂,文晖街道还有很多。位于打铁关新村小区的和平苑社区食堂也是周边不少居民和上班族的选择。丰富的家常菜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还有免费清爽的蛋汤。据统计,食堂每个月服务老年群体1000余人次,青年群体1400余人次。
文晖街道在推进大运河社区食堂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生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街道立足辖区实际,科学规划布局,打造了7家社区食堂,其中三里家园社区食堂正在升级改造中,形成覆盖主要人口密集区域的便民服务网络。并协助食堂建立食材溯源、菜品更新、适老化改造等标准化体系,同步推进硬件升级与服务创新。
在运营实践中,街道注重发挥食堂的复合功能,既将其打造为居民日常用餐的实惠选择,更着力构建社区情感联结点,以公益惠民、助老送餐等多种形式,使食堂成为促进代际交流、增强社区融合的平台,通过“一碗热饭”凝聚社区温度。多次获市、区相关领导调研肯定。
未来,街道将持续结合“大运河幸福家园”建设,以社区食堂为支点撬动民生服务整体升级,通过数字化赋能、适老化改造、公益激励等举措,构建有温度、有活力、有持续性的社区生活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