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之路不再“步步惊心”,武林商圈这个社区巧用“协商铃”破解堵车难
“现在接送孩子终于不用在车缝里钻了!”今天早上7时许,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凤起校区门口,家长陈女士牵着孩子从容走过新设的安全通道。这个曾经让家长提心吊胆的“肠梗阻”路段,在皇亲苑社区网格理事会的“绣花功夫”下,实现了从“堵点”到“亮点”的华丽转身。
长寿桥小学凤起校区与同方财富大厦共享的余官巷仅有双向单车道通行能力。每到上下学高峰,接送车辆、外卖电动车与上班族通勤车流交织,50余米的路段常被堵得水泄不通。“最夸张的时候,汽车和行人几乎是贴着身子错行。”校长张蓉回忆道,校方曾多次与大厦物业协商,但始终未能根治顽疾。
如今,记者在现场看到,同方财富大厦北侧已规划出了一块铺着草砖的非机动车停车区,黄白相间的隔离桩将2米宽的人行区域与车行道清晰划分。正值上学高峰,佩戴红袖章的家长志愿者正在引导车辆即停即走,外卖骑手们自觉将电瓶车停入新划定的泊位里。“以前这里就像乱麻团,现在至少能分清‘头绪’了。”现场执勤的保安王师傅说。
这一转变始于去年12月的一声“协商铃”。在皇亲苑社区网格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长寿桥小学教育理事按下铃铛:“每天近2000人次进出,双向车道被违停车挤成单行道,孩子和家长在车流里穿行……”这个藏着安全隐患的场景瞬间引发多方关注。经过一下午的讨论以及现场踏勘研究,工程理事连夜设计出既保留绿化功能又保障通行安全的草砖方案。商贸理事殷玉贵(浙江怡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同方大厦项目物业经理)积极配合,上下协调。社区牵头组建的“三方会诊”小组,更是连续多日蹲守现场测算车流量,最终敲定“错时管理+物理隔离”的双轨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长寿桥小学凤起校区方在校门口设置围挡,开辟出上下学的安全通道。今年1月,困扰师生、家长及周边白领多年的余官巷路段拥堵问题终于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改造,我们凤起校区的上下学秩序已然成为最有序的一个校区,社区网格议事的机制真的让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长寿桥小学凤起校区校长张蓉感叹道。
目前,皇亲苑社区共有网格理事30人,自开展试点以来,社区按铃数106个,召开网格理事会5次、红茶议事会15次,网格理事提出社区治理问题23个,办结22个,办结率达95%。通过“协商铃”反映的社区道路破损、加装电梯后楼道昏暗、地下室私拉电线等民生难题均第一时间得到协调解决,有力增强了基层治理效能。
这场发生在余官巷的治堵攻坚战,不仅疏通了城市的“毛细血管”,更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