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零工+长工”双轨就业新生态 康桥街道吴家墩社区这样职“流”而上
3月21日上午,拱墅区康桥街道吴家墩社区携手零工市场以“职‘流’而上,‘零’跑未来”为主题的流动人口就业服务月在拱墅区(大城北)流动人口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幕。
在“金三银四”招聘旺季,社区聚焦新市民、外来务工者等群体的就业需求,通过“岗位对接+技能赋能+创业扶持”的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模式,为流动人口铺就多元就业路径,助力其在杭“稳就业、能创业、有发展”。
精准对接
25家企业携岗“组团”纳才
活动首日,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物流、家政、电商、餐饮等领域的25家优质企业提供超200个岗位,既有长期稳定的技术岗、管理岗,也有灵活机动的配送员、促销员等零工岗位,满足不同求职者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这25家招聘单位大多是康桥辖区内的企业,浙江英特物流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表示:“我们和零工市场属于长期合作,今天更是精准匹配了我们的用工缺口,半天就收到30多份意向简历。”据了解,康桥街道为了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和居民找“家门口”工作需求,于2023年在流动人口党群服务中心引入“零工市场”,对接辖区三大工业园区一百多家企业,通过人才推荐和培育实现精准输送。
为提升求职效率,现场特设“就业服务专区”:专业HR团队为求职者优化简历,提炼核心竞争力;社区律师驻点解读劳动合同、工伤维权等法律知识,强化劳动权益保障;辖区银行推出“新市民创业贷”“技能提升贷”等低息金融产品,为小微创业者“输血供氧”。据统计,首日招聘会吸引近400人参与,10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技能“充电”
一个月解锁“斜杠青年”新身份
除岗位对接外,就业服务月期间,零工市场还推出“技能提升训练营”,围绕市场需求开设陪诊师、面点师、美容美妆、短视频运营等10余门实用课程,邀请行业导师开展“理论+实操”培训。“学会这些技能,白天做家政,晚上接陪诊订单,收入能翻一番,对我们新来杭州打拼的来说,简直太棒了!”来自安徽的王大姐在报名表上勾选了3门课程,直言要争做“斜杠青年”。
针对零工经济热潮,零工市场同步开设“零工技能速成班”,聚焦居民“碎片化时间增加家庭收入”这一需求,摸排辖区企业零工订单,陆续提供成衣钉扣、盘扣制作、箱包包装等20余项零工制作,通过手把手教导帮助求职者快速上岗。45岁的李女士,在吴家墩工业园区内的箱包厂做零工期间,更是被经理评选为“民间品控师”。此外,线上“零工驿站”每日更新零工岗位信息,助力新杭州人实现“技能学得会、岗位找得到、收入跟得上”。
双轨并行
“线上+线下”激活就业新动能
“欢迎屏幕前的朋友投递简历,这家企业提供带薪培训!”活动现场,零工市场的“直播带岗”工作室正在通过网络平台卖力推介岗位,据介绍,每次招聘会零工市场都会进行网络直播,为不能到现场的求职者提供更多的机会,现在每个月都会进行至少一场“直播带岗”,从而拓宽了居民的求职渠道。
同时,社区还联动辖区企业搭建“长工签约+零工接单”双轨通道,求职者既可选择长期稳定岗位,也可通过“零工驿站”即时对接短期用工需求。前不久,失业一年的舒大姐通过日常的零工制作,和企业负责人达成了入职协议,一下子从“零工”变成了“长工”,解决了再就业问题。
吴家墩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杰表示,为了让“此心安处是吴家”成为现实图景,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在拱墅区(大城北)流动人口党群服务中心内不仅引入零工市场,目前已经帮助1230户流动人口家庭解决就业难题,同时党群服务中心还提供包括人力社保、帮扶救助、三小行业办证等27项“最多跑一次”服务,更是设置婴幼儿驿站、四点半课堂、夏令营帮助流动人口家庭解决后顾之忧。此次就业服务月就是社区深化“民呼我为”实践的创新举措,未来将持续优化“15分钟就业服务圈”,动态跟踪求职者需求,链接更多企业资源和社会力量,让流动人口在杭州“安居”更“乐业”。